欢迎来到商都网!登录 注册
首页>新科技 > 智能 >
发文

智能叉车自行纠偏 实现智能驾驶

2019-07-02 13:41:06来源:北国网

写得一手好代码,还练就了安装调试叉车的好手艺,刘东是个工作上的多面手。

程序员、工程师、造叉车,研发人工智能叉车一年多,说他干什么的都有。如今,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

“近几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强烈。”硕士毕业7年,从开发软件、光学检测仪器,到设计机器人……多方探索后,刘东最终选择了人工智能行业,“我想从事更有前景的工作。”

同样盯上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的还有夏宏。

重庆南岸区科技园,夏宏原本在此经营一家化工企业,主营橡胶和塑料。可是这几年,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率逐渐降低。“留在化工行业前途有限,必须开拓新路。”

路在何方?产业结构升级,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当地大力支持智能产业发展。夏宏决定探路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智能叉车。

就这样,寻找产业的刘东和寻找人才的夏宏一拍即合。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听上去很高深,日常工作是什么?

搞设计、做仿真模拟、操作设备,刘东每天的日程忙碌而紧凑,目标只有一个——设计并完善叉车的人工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如同“类脑”。如果仓库中有东西阻拦,智能叉车要能先判断是人还是物体,再采取不同策略。即使脱离预计轨道,它也能自行判断并恢复正常轨迹。

搞人工智能,可不只是坐在电脑前敲敲代码。

“一个小孩,无论怎么教他走路,都还不够。他得自己实践,在摔跤中学习。”刘东打了个比方。智能叉车也类似,设计好后,要采集大量行走状态样本数据,通过数据集验证算法可靠性,并进行修改。

这是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比如叉取货物是否会发生侧翻?要不断调试,还要制造实物模拟,与仿真软件测试同步进行,才能完善算法。

今年初,第一批智能叉车成功下线。普通叉车“叫它干啥就干啥,遇到新情况不会变通”。而在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加持”下的叉车,能够“举一反三”,自动规划路径、自行纠偏,实现智能驾驶。

而且这款叉车能从两侧叉取,每取一次货物就能节省半分钟时间,一台叉车能顶四五个人;两侧叉取无需预留转弯空间,仓储效率更高。

人工智能为叉车安上大脑,可观收入和稳定前景也让刘东和夏宏感受到了这行的巨大潜力。

“刘东,不厚道啊,用个旧车对付我们!”几名生意伙伴前来参观,刘东只能连连道歉。客户催得急,新下线的货刚刚全部发往山东。虽然他们的产品价格不低,利润率超过五成,但暂时不用考虑销售问题,很多企业都有兴趣。

听说一些学校已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刘东很振奋,“肯定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他也决定申请读博,把实践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虽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要学的还太多。”

“与一些靠烧钱的行业不大一样,这行拼的是技术。”夏宏深有感触,企业转型,像刘东这样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功不可没,随着公司发展,将来还需要更多。

链接

产业结构升级呼唤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增长,形成相对稳定的从业人群。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和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4个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这些新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以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为支撑,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

(资料来源:人社部)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 人才



更多资讯返回首页获取:www.viltd.com 文章投诉QQ:840 233 998 投诉邮箱:840 233 998@qq.com[编辑: 朱青]

相关文章

四个故事告诉你 业余爱好者会用人工智能做什么
在《连线》杂志12月刊中,选取了4位业余爱好者使用人工智能来解决生活中一些事情的故事。
(2018-12-10)
人工智能推广应用怎么走?
智能音箱、人脸门禁也已经走进不少人的生活。去年大火的无人货柜,则用到了“物品识别”技术。接下来,人工智能推广应用会怎么走?靠算法的不断提升吗?
(2018-12-11)
天津市政府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寻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突破口
天津市政府近期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天津人工智能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将位居全国前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
(2018-12-14)
人工智能投入体育场 未来两年内或将取代部分教练的工作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和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联合开发一套AI教练和球探系统,通过收集、分析球员近几个赛季的数据建模并科学训练球员。研究人员预计未来两年内AI或将取代部分教练工作
(2018-12-17)
迎接“新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进入落地实践阶段
2018年12月第一期《科学》杂志封面,向人们介绍了一位“数字神童”——史上最强棋圣“阿尔法零”。
(2018-12-19)
人工智能成为手机发展的“新引擎” 对手机快速赋能
中国科技部指定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视觉”开放创新平台之一——商汤科技等19日发布《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
(2018-12-20)
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 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
人工智能要与产业紧密融合,既要助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落地,也要基础数据和平台技术的突破创新,还要搭建好与传统行业生态有效衔接的桥梁。
(2018-12-21)
人工智能AI挑战赛落幕 全球AI挑战者分享300万大奖
AI Challenger 2018全球人工智能AI挑战赛年度总决赛日前在京落幕,以利用AI解决真实世界问题为目标
(2018-12-21)
人工智能进军体坛显身手 质疑并行前路广阔
想象一下,人工智能会给职业运动带来多大的影响。运动队通过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比赛的历史数据,从而找到能够更好地赢得比赛的钥匙。
(2018-12-26)
人工智能热潮 莫盲目跟风
如今,人工智能成了香饽饽。面对高校扎堆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以及铺天盖地的各种人工智能产品,韩力群认为其中不少是盲目跟风,“这是很危险的势头”。
(2019-01-02)
推荐热图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