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商都网!登录 注册
首页>新科技 > 智能 >
发文

“透视”技术使3D打印人体器官将“有图可依”

2019-04-30 14:34:17来源:北国网

怎样3D打印出逼真的人体器官?据《每日邮报》24日报道,德国慕尼黑大学埃蒂尔克领衔的研究团队提出一种能够精确描绘器官内部结构的“透视”技术,3D打印人体器官将“有图可依”,为医疗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

报道称,研究人员利用溶剂使器官变得透明,然后用激光在显微镜中扫描器官,从而获取包括血管和每个细胞位置在内的整个器官结构。利用这一结构图,研究人员可以先用3D打印造出器官的支架,再将干细胞装入3D打印机,注入正确位置,使器官正常工作。

埃蒂尔克表示,这一成果标志着3D打印在医学领域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之前的3D生物打印缺乏详细的器官结构图,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细胞在透明人体器官中的位置,然后可以用3D生物打印技术“复制”一个完全相同的器官。“我相信,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近真正的人体器官。”

埃蒂尔克的团队计划在未来2—3年开始制造一个3D打印的胰腺,并希望在5—6年内造出一个肾脏。未来,团队将首先测试动物能否依赖生物打印器官存活,并在5—10年内开始临床试验。

记者从埃蒂尔克等人近日发布在biorxiv网站的论文了解到研究人员已经成功获取了小鼠大脑的结构图,但并不像报道中的那么简单。实验主要包括4个步骤,首先使用小麦胚芽凝集素和埃文斯蓝对所有大脑血管染色;之后用特殊溶剂洗涤小鼠大脑,使其失去脂肪等物质变得透明,染色的血管就凸显出来;再用微米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对其3D成像;最后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全卷积网络(DFCN)算法自动提取和分析图像数据,得到精细的小鼠大脑结构图。

论文指出,在此之前,没有其他方法能够得到整个大脑所有血管分布的三维图像。核磁共振成像不能达到捕获毛细血管的分辨率;微血管成像可以显示微血管结构,但无法获得完整的大脑血管结构;荧光显微镜能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但通常只用于观察薄组织切片,无法保留完整的血管结构。

关键词: 透视 技术 3D 人体器官



更多资讯返回首页获取:www.viltd.com 文章投诉QQ:840 233 998 投诉邮箱:840 233 998@qq.com[编辑: 朱青]

相关文章

科学家用缪子“透视”庞然大物
不止光子,利用电子、正电子、质子等各种粒子的成像技术是人们“定格”的常用方法,经常被用来反应微观、宏观、致密、疏松等不同特点的世界。
(2019-02-21)
“透视”技术使3D打印人体器官将“有图可依”
怎样3D打印出逼真的人体器官?据《每日邮报》24日报道,德国慕尼黑大学埃蒂尔克领衔的研究团队提出一种能够精确描绘器官内部结构的透视技术
(2019-04-30)
这一年在争议中 AI技术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美国依然是当仁不让的王者,但中国的AI技术,无论在学术界还是产业界,都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前追赶。
(2018-12-24)
脑机接口技术已在现实萌芽 前景美好但存在发展瓶颈
街头卖艺的残疾人可以用机械臂自如地弹吉他;女主角阿丽塔只有大脑保存完好,但在依德医生为她安装了机械肢体后,阿丽塔奇迹般地复活了。
(2019-02-27)
航天信息技术助力智慧检务工程建设
近日,“两高一部”重点专项“面向减假暂和跨部门涉案信息共享的司法协同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2019-02-28)
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在医疗领域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在医疗领域,对解决医疗资源供需失衡及地域分配不均等问题意义重大。
(2019-03-18)
全新3D打印系统问世 比传统3D打印技术快8倍
据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网站近日消息称,德国弗劳恩霍夫模具和成型技术研究所(IWU)的工程师开发出一套全新3D打印系统
(2019-03-19)
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 “智能+”更应重视安全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风险挑战。
(2019-03-25)
AI换脸要规范,为技术革新划定法律红线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对AI换脸的规定,是在对利用新技术的人和行为进行必要规范。4月20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十三届全国人
(2019-04-26)
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正在快速融入医疗 助力健康管理
【现象】前不久,首部《人工智能蓝皮书: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正在快速融入医疗。大数据
(2019-04-28)
推荐热图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