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元宇宙走进人们的视野年至今,元宇宙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没人能完全说清楚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毕竟“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元宇宙的技术发展阶段中,人们一般会达成共识的分为三个阶段:数字孪生阶段、数字原生阶段和虚实共生阶段。其中,数字孪生、数字原生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但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行业和人对这些概念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近日,空天信息产业媒体泰伯网以“从数字孪生到数字原生”为主题,就“目前元宇宙在数字孪生阶段,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又该如何向数字原生阶段渗透?我们距离虚实共生的元宇宙形态还有多远?”三个问题举办线上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多位行业领域内优秀企业家与百余位产学研界代表分享见解。
数字孪生,“三大要素”不可或缺
其中,土豆数据CEO霍向琦提到,数字孪生技术起源于工业制造领域,现逐渐向城市管理和各类垂直行业领域渗透。但数字孪生无论在何种场景下应用都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以测绘技术为支撑的物理世界数字化,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场景重建,需要利用测绘技术采集生产精度高、可量测、满足空间计算需求的三维场景;
基于通信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万物感知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业务相关的数据,进而通过对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治理,形成数据资产的空间可视化与动态感知;
面向场景的业务模型构建,结合业务场景中的知识,通过串联数据资产中的数据要素建立业务模型,提升对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能力,形成对趋势和风险的洞察。
围绕三大要素所实现的数字孪生场景构建,能够让数字世界达成对现实物理世界的一对一精准映射,并可通过在数字孪生下的模拟、仿真和推演,让物理世界中的业务流程得以持续改善和优化。
数字原生,基于新兴IT的生产力变革
数字原生阶段的显著特征,在于能够响应市场对于业务的动态化管理需求,从根本上让构建数字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对此,霍向琦表示,现如今企业已经有能力建成大到城市级的数字孪生场景,涵盖从室外到室内、从地表到地下的精细三维模型,形成了针对城市业务数据的动态空间展示和渲染能力;但实现这一成果的过程,往往需要复杂、专业的软件,以及大量人工工作量的堆砌才能完成。换言之,这其中的专业技术门槛和高昂的实施成本,难以满足数字原生阶段对数字世界常态化更新的刚需。
在霍向琦看来,数字孪生进入数字原生阶段的突破口,在于现有数字孪生生产技术与新兴IT技术的整合创新,例如在云原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下,数字孪生场景从搭建到应用服务的效率在大幅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将得到降低。
一方面,围绕数字孪生场景构建的采集、生产、治理、分析、应用、流通等全链路业务环节,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高效触达到终端用户,在促进数据全生命周期流转的同时,也助力业务的协同,以及面向业务的智能决策。
另一方面,数据要素的生产将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一如当下火热的ChatGPT能够根据人们的提问智能地给出最具参考性的答案;在数字原生阶段,对数字世界场景各类数据要素的生产、处理和分析,也将更加理解终端用户的需求,自动化、高效率地输出成果。
虚实共生,元宇宙的理想未来
霍向琦认为,元宇宙实现虚实共生还是非常理想的状态,需要各行各业在前两个阶段的长期实践与持续深耕。而当下的元宇宙,或已呈现出数字孪生阶段和数字原生阶段并行发展的趋势。
在数字原生阶段的发展中,企业已广泛利用新兴IT技术,让数字孪生业务场景的搭建提质增效。例如土豆数据以“云原生+AI”为核心生产力,致力于打造时空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智能世界的数字孪生时空底座,从测绘级的二三维空间数据生产,多源异构的时空大数据治理,面向业务分析的AI模型开发训练,数据成果的安全共享等全业务流程方面,让终端用户以更便捷的方式和更高的效率,轻松搭建数字孪生的业务场景。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的革命,也是数字文明的重要成果,它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元宇宙的每个阶段大约都需要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去突破想象力,切身参与到每一阶段中。2023年,数字孪生及其应用,都有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更多的行业创造价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